高一数学教案(最新5篇)-888贵宾会

2024-03-02 10:31:53
  • 热点文章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页是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一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一、教学目标:

1、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的表示一个集合。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二、复习回顾: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数集的简写符号:自然数集 整数集 正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三、知识预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列举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

说明:概念的理解和注意问题

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5点:

(1) 元素间用分隔号,

(2) 元素不重复;

(3) 不考虑元素顺序;

(4) 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

(5) 无限集有时也可用列举法表示。

2. 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6点;

(1) 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字母或用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

(2) 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 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4) 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和或

(5) 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

(6) 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四、典例分析

题型一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 n|0

变式训练:○1课本7页练习a第1题。 ○2课本9页习题a第3题。

题型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1} (2)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 (3)在平面 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训练:课本8页练习a第2题、练习b第2题、9页习题a第4题。

题型三 集合表示方法的灵活运用

例3 分别判断下列各组集合是否为同一个集合:

(1)a={x|x 32} b={y|y 32}

(2) a={(1,2)} b={1,2}

(3) m={(x,y)|y= 1} n={y| y= 1}

变式训练:1、集合a={x|y= ,x z,y z},则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5 c 10 d 12

2、课本8页练习b第1题、习题a第1题

例4 已知集合a={x|k -8x 16=0}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实数k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作业:课本第9页a组第2题、b组第1、2题。

限时训练

1. 选择

(1)集合 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b )

a. b. c. d.

(2) 由大于-3小于11的偶数所组成的集合是( d )

a. b.

c. d.

(3) 方程组 的解集是( d )

a. (5, 4) b. c. (-5, 4) d. (5,-4)

(4)集合m= (x,y)| xy0, x , y 是( d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5)设a, b , 集合 1,a b, a = 0, , b , 则b-a等于( c )

a. 1 b. -1 c. 2 d. -2

2. 填空

(1)已知集合a= 2, 4, x2-x , 若6 ,则x=___-2或3______.

(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为__ __.

(3)下面几种表示法:○1 ;○2 ; ○3 ;

○4(-1,2);○5 ;○6 . 能正确表示方程组

的解集的是__○2__○5_______.

(4)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___{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2,-1,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2,0), (-2,0),(0,2),(0,-2)}___________.

(5) 已知a= , b= , 则集合b=__{0,1,2}________.

3. 已知集合a= , 且-3 ,求实数a. (a= )

4. 已知集合a= .

(1) 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a=0或a=1)

(2)若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1)

(3)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0或a1)

高一数学的教案 篇二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通过进一步巩固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由指数函数和其他简单函数组成的复合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最值等性质。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

通过进一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构建指数函数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指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建模在解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本来就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并且学生对函数模型也不熟悉,所以在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实例中让学生加强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如何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点一:平移指数函数的图像

例1:画出函数 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指出它的单调区间。

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

其图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将 (x-1)的图像作出,而它的图像可以看作 的图像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另一部分是将 的图像作出,而它的图像可以看作将 的图像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

解:图像由老师们自己画出

变式训练一:已知函数

(1)作出其图像;

(2)由图像指出其单调区间;

解:(1) 的图像如下图:

(2)函数的增区间是(-,-2],减区间是[-2, )。

探究点二:复合函数的性质

例2:已知函数

(1)求f(x)的定义域;

(2)讨论f(x)的奇偶性;

解析:求定义域注意分母的范围,判断奇偶性需要注意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须 -1 ,即x 1,所以,定义域为(- ,0) (0, )。

(2)变式训练二:已知函数 ,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简析:∵定义域为 ,且 是奇函数;

探究点三 应用问题

例3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这种物质剩留的质量是原来的

84%。写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

设该物质的质量是1,经过 年后剩留量是 。

经过1年,剩留量

变式:储蓄按复利计算利息,若本金为 元,每期利率为 ,设存期是 ,本利和(本金加上利息)为 元。

(1)写出本利和 随存期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

分析:复利要把本利和作为本金来计算下一年的利息。

【解】

(1)已知本金为 元,利率为 则:

1期后的本利和为

2期后的本利和为

期后的本利和为

(2)将 代入上式得

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应用了指数函数的性质来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构建指数函数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一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思想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

(2)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为算法的学习作准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求解方程近似解的实例中感知二分发思想;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二分法的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认识二分法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②培养学生认真、耐心、严谨的数学品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二分法求解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难点:为何由︱a - b ︳< 便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a(或b)?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想-想。

2.教学用具: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是没有公式可以用来求解放程 ㏑x+2x-6=0的根;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能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来求她的根呢?

(2)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函数f(x)=㏑x+2x-6在区间内有零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这个零点呢?

(二)、研讨新知

一个直观的想法是: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的缩小,那么在一定的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我们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

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x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

再取区间(2.5,3)的中点2.75,用计算器算得f(2.75)≈0.512,因为f(2.75)xf(2.5)<0,所以零点在(2.5,2.75)内;

由于(2,3),(2.5,3),(2.5,2.75)越来越小,所以零点所在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重复上述步骤,那么零点所在范围会越来越小,这样在有限次重复相同的步骤后,在一定的精确度下,将所得到的零点所在区间上任意的一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可以将区间的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例如,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x=2.54作为函数f(x)=㏑x+2x-6零点的近似值,也就是方程㏑x+2x-6=0近似值。

这种求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上边的这段文字,结合课本上的相关部分,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

生:认真理解二分法的函数思想,并根据课本上二分法的一般步骤,探索其求法。

2.为什么由︱a - b ︳<便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a(或b)?

先由学生思考几分钟,然后作如下说明:

设函数零点为x0,则a<x0<b,则:

0<x0-a<b-a,a-b<x0-b<0;

由于︱a - b ︳<,所以

︱x0 - a ︳<b-a<,︱x0 - b ︳<∣ a-b∣<,

即a或b 作为零点x0的近似值都达到了给定的精确度。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1.学生在老师引导启发下完成下面的例题

例2.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确到0.01)

问题:原方程的近似解和哪个函数的零点是等价的?

师:引导学生在方程右边的常数移到左边,把左边的式子令为f(x),则原方程的解就是f(x)的零点。

生: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然后利用二分法求解.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的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列问题:

(1)本节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二分法”有什么意义?

(3)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p92习题3.1a组第四题,第五题。

高一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应用正弦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基本思路

(1)分析,(2)建模,(3)求解,(4)检验;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教学重难点

1、应用正弦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基本思路

(1)分析,(2)建模,(3)求解,(4)检验;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1、应用正弦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基本思路

(1)分析,(2)建模,(3)求解,(4)检验;

2、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与俯角:均是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3)方向角:常见的如:正东方向、东南方向、北偏东、南偏西等;

3、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有:

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面积、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二、例题讨论

一)利用方向角构造三角形

四)测量角度问题

例4、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 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 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 y = 3,x n,y n }

(4){ x r | x3-2x2 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 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 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 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 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最新文章

03-01

02-29

02-27

02-26

高一数学教案(最新5篇)03-02

03-01

02-29

02-27

02-26

50 3030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