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8贵宾会-永信贵宾会>范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优秀7篇-888贵宾会

  • 发布时间:2024-01-15 07:41:13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壶知道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优秀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一

韩愈“以文为诗”,力图铺陈,用奇思幻想和僻字险韵,造成了一种宏伟奇崛的风格;李贺的诗歌更多地着眼于锻造新颖诡异、精警含蓄的诗句;白居易则努力创造一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诗风,努力提倡反映现实的新乐府运动,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刘禹锡则向民歌学习,诗风为之一变,给流派纷呈的大唐诗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刘禹锡学习《竹枝词》是受了屈原的影响,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屈原那样开一代新诗风。在谪居“巴山楚水”期间他注意学习当地民歌,希望在韩白之外独辟蹊径,于文人诗和民歌之间闯出一条路,独树一帜,最终实现文化的创新、诗风的转变。刘禹锡体会到了当地民歌《竹枝词》的艺术魅力,琢磨到这一民歌的“含思宛转”,认识到这种民歌在歌唱爱情和抒发愁绪方面的优势。刘禹锡对这种民歌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程度,而是虚心求教,并且学会了吟唱《竹枝词》,终于完成了对屈原创作《九歌》精神的师承,实现了对西南民歌的取法。白居易《忆梦得》诗中说:“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并自注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通过体味白居易《忆梦得》诗句,我们知道白居易认为“竹枝歌”是超脱“俗虑”的,就文学的生成规律而言,文学不能附庸于世俗的生活,“文学如果附庸于世俗生活,那么世俗生活中的陈规俗套就会羁绊文学发现,使其毫无所得。”[2]这恐怕也正是“竹枝歌”超脱“俗虑”而别具艺术魅力之所在。

刘禹锡写的《竹枝词》共有两组,一组九首,另一组两首,合起来共十一首,篇篇都是佳作,句句皆为妙思,其中描写爱情题材的有三篇,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是诗刻画了一个初恋女郎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那种乍疑乍喜的心情和聪明可爱的性格。作者描绘眼前的实景,写出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千古佳句。这是采用民歌常用的谐音入诗,以天气的“晴”与“不晴”来暗指对方的“有情”与“无情”。两种不相关的事物被巧妙地勾连在一起,情郎的慧黠,女郎的天真立现,旖旎妩媚、清新可爱的诗情顿出,可谓俗而不俚,别具匠心。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二中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措词流丽,酷似六朝。”并指出这两句诗沿袭了六朝(南朝)乐府民歌谐音双关的特点。

刘禹锡对大胆地用唱歌来追求爱情的方式,持明显的欣赏态度;但并未像今天某些论者所云——将这些歌者上升到置封建礼教于不顾,大胆冲破封建牢笼的高度。我们不能用自己所在文化圈的观念作为参照系去对边缘文化圈的行为进行诠释。文化相对论和双向人类学都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别,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研究者尽可能客观地看待周边的事物,对其评判要尽可能地摒弃主观臆断,更不能歧视与自己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当然,也不能无限夸大某一文化的作用和价值。人们往往被世俗的道德观念所束缚,内心的感情冲动往往被压抑,且颇多顾虑;而远离中原文化圈的边缘地区往往受儒家传统纲常伦理束缚少些,人们往往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且彼此以对山歌的形式来抒感,这也正是那些士大夫听到、看到《竹枝词》后,眼前为之一亮的重要原因。正如白居易所说“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所以,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判定:第一,唐朝人民生活受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本就薄弱,第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本就如此。所以,也就无所谓为追求爱情幸福,敢于冲破封建束缚之说了。

其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这首诗勾勒出一位托蜀客给自己久出不归的丈夫捎讯息,并再三叮咛住址,富于感彩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没有细腻的感情描写,而是采用大开大合的白描手法,勾出轮廓。作者在勾勒过程中,对场景的取舍是别具匠心的:“日出三竿”交代了时间,“江头”交代了地点,“蜀客”,交代了人物,还有一个不存在于这一场景的人物“狂夫”。他虽然不存在这一场景,但是,人们却能通过诗句感受到他的存在,甚至他存在的位置——即“成都万里桥”——颇有一种“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蕴。这种效果的出现得力于作者独到的场景选择能力。这种选择“将一种跨文本的真实性引入文本之中,将不同系统之中各种被选择的因素带入共同的语境,而这一语境把被选择过程淘汰的因素作为背景,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双向互释的过程:在场者依靠缺席者显示其存在;而缺席者则要通过在场者显示其自身。”[3]

另外,这位在蜀客面前称自己的丈夫为“狂夫”。这“狂夫”二字用笔传神,可谓语少而意足,有无穷之味,把这个爱夫、思夫,却恨夫不归的纠结之情表露无遗。于是,她便托这位蜀客给丈夫捎信……而 “住在成都万里桥”,以口语入诗,极富生活气息。

其三: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人类为了使自己能够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就不得不克制个人的行为,使之合乎社群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一些欲望往往得不到满足,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这在个人爱情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挫折、忧虑、困惑,并进而致使精神文化如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产生。这首诗便是写一个深情女郎在爱情遭到挫折,个人情感得不到满足后的愁怨。她以“山桃红花”比喻自己的情郎,以“蜀江春水”自况。诗人在创作中“以山桃花的花瓣纷纷落满山头和蜀江的奔流不息起兴,紧接着从中引出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用女郎的口气写出了愁怨产生的原因和愁绪的深长,全诗戛然而止。由于比义紧扣兴义,所以上下文之间交相辉映,女郎炽热而又深沉的感情同明媚的自然景色溶合在一起,意境鲜明如画,韵味悠然不尽。”[4]另外,“郎意”和“侬愁”是彼此情感的真实,但是这种“郎意”和“侬愁”究竟是什么样子,作为一种情感,是无法触摸和感知的,于是对其进行了想象:“郎意”似“花红易衰”,而“侬愁”像“水流无限”,这便在现实与想象的二元对立世界中找到了平衡点。现实与想象的转换过程离不开虚构化行为,“正是虚构化行为的引领,现实才得以升腾为想象,而想象也因之而走近现实”,文本作为民歌的另一种载体也“可以顺理成章地看做是虚构、现实与想象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的结果。”[5]然而,“这些挫折与忧虑也是必须要消弭的……宗教、文学、艺术等精神方面的文化基本上是帮助人类在心理上作调适而出现的”。[6]诗中的多情女郎便是通过该地区可以配合舞蹈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愁怨,宣泄自己的感情,希望使心灵可以得以慰藉。

综上所述,通过对刘禹锡的《竹枝词》爱情诗的探析可知,作者从民歌中吸取的民间文化成分是比较多的。从内容上说,诗中对青年男女用唱歌来追求爱情的方式,持明显的赞赏态度。诗中表现了劳动人民大胆追求健康、纯洁感情的美好情怀。从题材上看,《竹枝词》的题材比绝句广阔,特别是泛咏风土这一点,使它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清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说:“《竹枝词》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可谓评价至当。在艺术表现方面,《竹枝词》“不仅大量使用比兴和谐声双关,重叠回环等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而且还把民歌特有的那种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婉转的音节吸入诗中,从而使它达到了所谓‘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词意高妙’、‘奔逸绝尘’的境界。”[7] 正是刘禹锡《竹枝词》的这种独特艺术魅力,使其超轶当时,见称后代,遂使状写风土成为《竹枝词》的一种特殊内容,如苏轼的《竹枝词九首》,杨维桢的《西湖竹枝》,郑燮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他们的作品也各具千秋,其中以杨维桢的《西湖竹枝》更优。中唐以后,《竹枝词》俨然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诗体。对此,刘禹锡有肇始之功。刘禹锡《竹枝词》中的爱情诗无论从题材还是从风格上均臻佳妙,可以说是源于民歌而高于民歌,属于民歌的升级版。

注释:

[1]屈小强、郭新榜:《华土诗性——文士之漫游天下与山水文学》,济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2][3][5]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第19页,第16页。

[4][7]卞孝萱、吴汝煜:《刘禹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第63页,第64页、第65页。

[6] 叶舒宪:《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2页。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二

白居易早年坎坷困顿,流徙四方,直到30余岁始步入仕途。他深知底层民间疾苦,为官正直,敢于言政,并因此遭贬黜。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发生盗杀宰相武元衡,伤御史中丞裴度的政治丑闻,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追捕凶犯,竟被当权者以“越职言事”将其贬为江州司马,任满之后,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奉诏改官忠州刺史,进入四川。本文拟对白居易为官忠州期间的作品予以研究,不当之处,识者匡正。

唐代忠州,即今之重庆忠县。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间并不算长,却在此赋诗不少。白居易溯江水西上,赋《入峡次巴东》、《题峡中石上》、《夜入瞿唐峡》、《自江州至忠州》等诗以纪其沿途风物与感受。

《夜入瞿唐峡》展现诗人的忧愁与惊异:“瞿唐天下峡,夜上信艰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而他在《入峡次巴东》则云: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 上巴东。

诗歌描写诗人取道长江逆水西上,舟行缓慢的情况,所谓远郡即是诗人即将赴任的忠州。值得庆幸的是他阖家同行,旅途虽遥,尚可饱览峡江风物山川,也是贬谪中差可欣慰的了。

《初入峡有感》则以山高水深,峡江湍急的画面抒写其惊悚悸怖的心绪:“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自古漂沉人,岂非尽君子。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长江三峡,绵延七百余里,江流汹涌湍急,江面阔狭不一,两岸群峰高耸,绝壁嵯峨,气候变幻莫测,舟行此际,陡生惊悸。诗人认为个人操守节概,足可倍增胆魄:“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这不免令人联想当年杨炯泛舟峡江时所说“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妨”的情形。这大约是古代诗人面临自然险景的共同感受与普遍心态。

白居易在忠州安顿下来之后,即向朝廷上《忠州刺史谢上表》,并云“殊恩特奖,非次升迁,感戴惊惶,陨越无地……”这是因为从江州司马从六品升至忠州刺史正四品确为“非次升迁”,其心情是不言而喻;同时向朝廷表示“誓当负刺慎身,履冰厉节,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期展微效……”他不仅这样向朝廷表白,也在忠州刺史任上作了不少善事。诗人早年即以“忘身命,沥肝胆”实施其兼济之志,提出了一系列的轻徭役,薄税赋的主张。他所任之忠州在当时是仅有六千户的“下州”,自然更应当体恤民瘼,薄赋轻徭了。他在《东坡种花二首》之二云:“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尽落,翳翳叶生初。……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

从种树养花需精心呵护,扶本勤耘中悟出养民之道务在劝农薄赋、轻徭减役,使其不致冻馁的道理是很可贵的。然而忠州乃山区小县,人地生疏,交通不便,不免令诗人与之前所居江州进行对比:“前在浔阳日,已叹宾朋寡。忽忽抱幽怀,出门无处写。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五月断行舟,滟滪正如马。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敢望见交亲,喜逢似人者。”(《自江州至忠州》)

诗人在《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中,对忠州地貌环境与风土人情有更为细致的描写:“山朿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田……”群山叠拥,人居环境逼窄,山间岚气氤氲,气候阴晴莫测。这就是忠州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其《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而他在《东楼晓》中则谓: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

城暗云雾多,峡深田地窄。

宵灯尚留焰,晨禽初展翮。

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

东楼是诗人在忠州城内的居所。白居易以敏锐细腻的眼光,捕捉忠州山县的风土物候与地理特征:终日多云雾,能见度极低,高山耸峙,平地少而狭窄。究竟忠州山有多高呢?“不见东方白”是极为形象的回答。

诗人所居之东楼,虽地势僻窄却也景色可人,《东楼竹》诗有云:“萧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不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是诗展示了万竿修竹,无垠绿翠,碧玉弥望,物我混一的迷人境界,这是何等的情致!这不免令人联想到宋代苏轼受白居易的影响而酷爱修竹的情怀,甚至生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慨了!

忠州城有座小山坡叫东坡,山麓一条小溪曰东涧。白居易种花于东坡,植树于东涧畔,东坡是诗人盘桓闲步之所:“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 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步东坡》)

东坡养花,东涧种树不仅是诗人在忠州的消闲方式,更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寄托与对大自然山川草木友于情怀的剖白。这种情愫屡见于题咏。《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云:“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这是诗人三年忠州任上即将离去之时所赋的诗歌。白居易对东坡的深情,亦体现在他到京任职之后,还为之眷恋,甚至梦绕魂牵。他在长安所作《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与《中书夜直梦忠州》是其对忠州深情的自然流泻。前者谓:“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后者则有云:“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禁中惊睡觉,唯不上东楼。”白居易忠州刺史尚未任满,旋调入京任中书舍人,故称西省。

东坡下之东涧,也是白居易种树憩息之处。《东涧种柳》诗:“野种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由此可见,作为忠州刺史的白居易,不仅关切民瘼,提出劝农轻税赋等措施,而且亲自动手植树种花,美化环境。白居易爱竹咏竹与于东坡养花艺树,深为苏轼心折,宋人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说:

白乐天为忠州刺史,有《东坡种花》二诗,又有《步东坡》诗云……本朝苏文忠(轼)不轻许可,独敬白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与物无著,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苏轼爱竹,显然也受乐天浸润;倘对白居易《竹窗》、《玩松竹二首》、《画竹歌》诸作细加玩味,不难获得启示。

忠州山县交通不便,远离京国,居此期间,不免令白居易生出放逐之感与贬黜之愁来。他的《和万州杨使绝句》就是这种情感的流露:“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竞渡》);“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嘉庆李》),其贬谪放逐之情与远离故土乡人之悲溢于言表。而在《南宾郡斋即事寄扬万州》更将忠州宦情窘厄之状予以生动的刻画:“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诗人在“黄缣”句下自注:“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畬田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所谓“畬田”即火耕下湿田,以此田之产支给禄食。如此境况,处如此偏僻荒野之地能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我身》:“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秋霜剪根断,浩浩生长风。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寞翁……”当日京华清要之官,今为偏鄙蛮荒之守,如此差距必然造成内心极度失衡。然而通达潇洒的白居易,很快调适自我,顺应眼前处境,坦然面对人生坎:“外貌虽寂寞,中怀颇冲融。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荣辱穷通,显达潦倒既然都是人生遭际难以避免的现实,又何必陶醉于秦雍的荣耀而怨尤于巴蛮中的困顿呢?悟透此理,始可“身穷心不穷”。

诗人自有排遣忧愤之法与消解贬黜郁闷之途,那就是登山临水,友人晤聚,饮酒赋诗了:“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东楼醉》)“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东楼招客夜饮》)

《登城东古台》、《九日登巴台》与《城东寻春》是其以山水名胜、自然景色纾解胸中忧闷之章。其中“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巴歌久无声,巴宫没尘埃……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登高放目,视野顿开,胸襟为之一展,宠辱皆忘,以大自然之灵气洗涤胸中杂念,这是何等畅惬!唯有乡关之念,故园之思难以排遣。

这也难怪,自江州之贬至忠州为太守,白居易远离京华,暌违故旧,久别故园亲老已逾五年之久。他在《寄题扬万州四望楼》中云:“江上新楼名四望,东南西北水茫茫。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这是浓浓故土之念的表露。

荔枝乃蜀中之嘉果,白居易对此情有独钟。他不仅多次在诗中咏及此果,而且亲手栽种。他在《种荔枝》中云:“红果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在庭前种荔枝。”在《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扬八使君》更对荔枝竭力描绘刻画:“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花春漠漠,丹实夏煌煌。……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桔得霜……”他的《荔枝图序》更对所钟爱的荔枝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内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简直将荔枝从树状花貌果味作了全方面的展示和淋漓尽致的描绘,令人见之难舍,闻之馋涎欲滴。

综上所述,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迁江州刺史,时间不过三年(实则二年不到),心情颇为复杂:既有“非次升迁”之荣,也有忠州地处荒野之悲;既有人地生疏之苦,也有登临山水之乐。他在任期间,为政廉明勤敏,有体恤民瘼的嘉绩,与其“誓当负刺慎身,履冰厉节,下安凋瘵,上副忧勤”的承诺相符。他在《征秋税毕题郡南亭》中言道:“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他得以的是在轻赋税,减徭役等关怀民间疾苦的措施实行之后呈现的“闾井安”、“案牍简少”等与民休息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刺忠州期间对民情的关切及与民同乐。他观看民间端午竞渡并赋诗纪其事(详前),还在东坡一带拓土植树,栽花种草,种荔枝等。作为文人太守、诗人刺史,他不仅喜好当地民间歌谣,而且亲自创作了不少竹枝词。如“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梅病使君。”“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这些语浅情遥的竹枝词可谓白居诗作的另类奇葩,极为珍贵。

竹枝词又名巴渝词,是流行于民间的乐曲,极具乡土特色。白居易诗歌风格本以浅切晓畅为其基本特征。当他接触到民间竹枝词之后,所创作的竹枝词即真挚动人。这种近于口语化的创作,看似晓畅浅近,实则并非易事。刘熙载《艺概·诗概》指出:

代匹夫妇语最难,盖饥寒劳顿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也,杜少陵、元次山、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阎,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诵其诗,顾可不知其人乎!

白居易可谓此中高手。在白居易居蜀期间所创的诗歌,据我不完全的统计近百首之多,较之于其诗歌总量近四千首而言自然不算多。可是这些作品涉及面广,而且艺术造诣极为独到。出刺江州也是白居易一生中既短暂但也较为重要的经历,是全面、系统研究白居易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就在他已荣升京官之后的岁月中,还多次忆及忠州及蜀中感受,前所举之《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及《中书夜直梦忠州》即为显例,而《寄题忠州小楼桃花》更是对忠州依恋难别的心境敞露:

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

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

足见忠州使诗人颇怀既欲离去,又心存眷恋的矛盾复杂心情。对白居易蜀中作品,我们理所应当予以珍视并认真研究之。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三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前言】

《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此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以十句作为一个部分,前后思想贯通,展示作者理性与悟性相互作用的心象。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诗情跳荡,变化莫测,意脉妙结,自然浑成。

【注释】

⑴长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属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题解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长歌行》古曲今不传,惟留歌辞近十首,李白这首为其中之一。

⑵待:一作“得”。

⑶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⑷东风:春风。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百物:犹万物。《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脩之。”

⑸“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⑹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⑺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⑻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⑼贳:出借,赊欠。

⑽蹉跎: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⑾销铄:熔化,消磨。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⑿欢:一作“饮”。

⒀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翻译】

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您的名字?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

【赏析】

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此诗前十句为第一段。开端两句,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一年一度春芳桃李,这是自然规律,因而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幽闭冬藏的寒日笼照之后,转而接受春日温暖的朝阳抚摸,使大地万物顿感复苏,呈现了活跃的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精神倍增,昂扬奋进,这是物之常理与人之常情。故人们把人生美好时刻称之为青春。可是作者认知不限于此,而更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由此作者更悟出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的道理,预伏后面“功名不早著”之因。日这个描写意象在古诗中曾有象征君王之意。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这可能是用“得日开”的甘苦用心吧!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

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这一段后四句则由上面春光境界的描写而转入讨论,发抒感慨,寻求造成这一美景的力量来源。“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不过人们总是偏爱春日,而厌恶冬日,不过这是当时人们无法改变这一阴阳变化的规律。

当然他们也从天地运行不止,时光流速,永无停止中,观察万物的生衰,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亦应如春日桃李花一样,要在青春的美好时刻,展示怀抱,建立丰功伟业。生时为人们仰慕赞美,死后美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可是在现实中的李白,虽有美好的理想和作人的价值观,以及奋进不止的精神,但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故深为痛恨。外在的无形压力与内在愤激之情的积郁,终于迸发出忧患不平的心声。从过去的借鉴,目前的现状,到未来的预测,拓展时空,言浅而意深,雅正而浑厚,发展了五言古诗的传统特点。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

诗的后十句为第二段。头两句照应开端,深化诗意。桃李既然是专在追求青春,应青春而显美容。那么有人能赊取太阳,使其不动,青春不是永在吗?“谁”字有疑问之情,本是不能之事,设想其能,从幻想中慰勉自己,从幻境中享受快感,从而减轻了心里压力,从困境得到解脱。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

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当其悔恨昨非之时,必然改弦更张,作出新的抉择,“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否则就要落在时间的后面,衰朽之躯,想行乐也不可能了,空空地走向死亡世界,白活了一生。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这是大家路数,而非小家捉襟见肘的手法。然而,就是这一点强作排解的自我克制的希望,也难以达到与满足,痛心地写下了结尾诗句:“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严酷的秋霜从无仁爱之心,萧杀万物,于人也无所惜,突然间降临,侵害蒲柳之姿。蒲柳为草木之名,体柔弱而经不起风霜,经霜而枯枝败叶,苦无生机。

这里是用典,《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李白用此典切合自己身份,微贱之躯,经不得风霜摧残。秋霜这里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的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以不可抗御的力量打击毫无准备的柔弱微贱之躯,其结果不言自明。结句不仅含蕴丰厚,而感情也至痛。令人不平,催人泪下。真是可以称作长歌当哭之作。

李白这篇乐府诗综合前人同题之作的长处,而自成一格,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清新俊逸,奇伟特出,是大家手笔。诗以比兴诗句开其端,触景生情,但它并非泛咏桃李荣谢,人生无常,及时行乐之作,而是表现出用常得奇,抒写出超出常人的胸怀壮思,生命的价值。绝非庸庸碌碌的小人私欲,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高扬。它描写出一代人的精英的爱国衷肠,对美好的自然春景的赞颂,对爱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倾诉,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愤懑及自我解脱不成的痛苦,敞开心扉,让人们尽情了解他的内心衷曲。一颗跳荡的心,激荡的变化,万端的感情,牵动着优美的自然画面,透视出社会的不公正。美好理想总是难以兑现,为此而忧患着,抗争着,终不免遭受秋霜的厄运。美好的人性遭受摧残,不是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中共有的现象。盛唐社会尤其如此,令人深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四

刘禹锡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古人赏花首先是看花之色。玫瑰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古人称之为“养眼”。

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称:“故知色之绝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类。”什么样的花色最为绝美?古人以一个“艳”字做了概括。何谓艳?就是色彩鲜明。在春天,花之艳是红色,“万紫千红总是春”;到秋天,花之艳则非黄色莫属,“菊黄蟹肥秋正浓”。在《忆江南·江南好》诗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因为“日出江花红胜火”而倾倒,发出了“能不忆江南”的感慨。

花之最美色是“国色”。什么花色配称国色?唐代诗人刘禹锡认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的代表色是红色。当年,隋炀帝杨广“辟地二百里为西苑”,向全国诏献花卉。据唐佚名笔记《海山记》:“易州进二十四相牡丹:赭红、赭木、坯红、浅红、飞来红……”大多是红牡丹。但古人所欣赏的红色并非纯红,而以粉中带红为佳,“粉红”色系中,又以“桃红”为古代女性最爱。

桃红与柳绿,是春天最富美感的两种色彩。中国人喜欢桃红是有历史的,先秦人即尤爱此色。《诗经·周南》中的《桃夭》诗篇首即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人为何喜桃红?或与女人有关。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是这样说的:“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

除了桃花,古人还喜欢粉红系列中的“杏红”、“梅红”。北宋诗人林逋《杏花》诗称:“蓓蕾枝梢血点干,粉红腮颊露春寒。”

闻花“香”:古代花分“九品”

李正封诗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谓的“国色天香”,缺一不可。

古人看重花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荀子·礼论篇》即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极品,则称为“天香”,与生俱来,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称作“天香”,如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写的是牡丹花香;唐诗人宋之问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的是桂花香。

瑞花与牡丹一样,也是古人眼里的吉祥花。瑞花特香,一盆在屋,满室生香。瑞花之香被称为“睡香”,宋代陶谷《清异录·百花门》“睡香”条称:“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觉,寻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但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是兰花之香。明代张谦德《瓶花谱·品花》中,将花卉分成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种,兰花为一品之首,后面依次为牡丹、梅、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阳。

兰花香在北宋时称为“香祖”,宋陶谷《清异录·草木门》“香祖”条称:“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孔子在作《猗兰操》时认为,兰香“当为王者香”。先秦人还封之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即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为什么古人这么推崇兰花香?其妙在于“兰香不可近闻”,香气幽幽,故古人称之为“幽香”。

赏花“姿”:“花以形势为第一”

林逋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赏花除了色与香,还要看花之风韵,用清朝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

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

花姿有横、斜、曲、直、垂、悬之分,各有特长,犹如妙龄女子的身姿:横姿恬静,斜姿豪放,曲姿婉约,直姿庄重,垂姿轻柔,悬姿飘逸。各种花姿,在盛开时节竞风流,即如五代文人徐铉在《柳枝词十首》所说,“新春花柳竞芳姿”,但徐铉本人“偏爱垂杨拂地枝”。

花的斜姿曲势似乎更受古人欣赏,而这种姿态以梅姿最为典型。自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对梅花的色、香、姿都有独到观察,他在《山园小梅》诗中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暗香浮云,此情此景,真是醉了。

明清以来,人们喜欢斜姿曲势的梅花,近乎病态。据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当年江浙人的赏梅观是:“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为此,花匠要“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认为这样是“病梅”,但从中透露出了古人对花姿的讲究。

品花“韵”:韵乃花之品质和精神古人认为: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骄疏雨,菊傲严霜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其实,花韵即花之品质,欣赏花韵,就是看花之象征。

常见花卉之韵,古人都有说法:梅标清骨,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兰挺幽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丹桂飘香月窟,百合如意安康……牡丹在南北朝已成观赏名花,到隋唐时牡丹更成为“花王”,其“国色天香”之誉即始于唐朝。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又有“富贵花”之别称,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虽贵,但古人最推崇的花韵却是兰花之韵。兰韵高洁,是典雅的象征,先秦时孔子即喻兰花为“君子”,后人将之与梅、竹、菊一起,并称为“四君子”,这四种花都有高洁傲世,不畏风霜严寒的一面,其韵味也正在于此。

兰花之韵洁雅脱俗,古人往往将之与女性气质相提并论,或喻兰为“美人”,如北宋苏东坡《题杨次公春兰》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或喻为“妙姬”、“丽人”,如南朝宋鲍照《芜城赋》称:“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质兰心,玉貌绛唇。”

看花“历”:不同月份赏不同的花明代《花历》称: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腊梅古人赏花还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花历》称:“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

在清屠本畯编的《瓶史月表》中,所列各月花事更详细。如眼下的阴历三月“花盟主:牡丹、滇茶、兰花、碧桃;花客卿:川鹃、梨花、木香、紫荆;花使令:木笔、蔷薇、谢豹、丁香、七姊妹、郁李、长春。”

除了花期,赏花还要选择“良辰”,有良辰才有“美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时间段欣赏,所得感受完全不同。如踏雪寻梅,“雪衬花妍”,别具神韵;披雨访园,“梨花带雨”,更有味道。所以,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主张:“寒花宜初雪,宜雪霁,宜新月,宜暖房,温花宜晴日,宜轻寒,宜华堂,暑花宜雨后,宜快风,宜佳木荫,宜竹下,宜水阁,凉花宜爽月,宜夕阳,宜空阶,宜苔径,宜古藤巉石边。”

古代文人深谙良辰赏花之妙。如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便喜“月夜看花”,其《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之四中写道:“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而且,赏花的地点也要选好,胜地不一定有胜景。如看桃花,清人李渔便认为不应去名园:“惟乡村和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李渔建议:“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五

1、桃树的叶子还没有长出,却开满了米粒般大小的花苞。这些花苞还没有完全绽放,羞答答的。它们先是派出几名侦查员出来看了看,觉得还有一点儿冷,所以就叫里面的花儿们别出来,别出来。但还是有些勇敢的男子汉,不怕严寒,勇敢地站出来,尽情享受着初春的明媚阳光。

2、一进桃花园就像走进了花的世界。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鲜艳娇美。有的花瓣全展了开,一丝丝红色的花芯顶着嫩黄色的尖,调皮的探出头。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像一只只花蝴蝶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接。这么多的桃花,千姿百态;有的单独挂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花上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很漂亮。

3、桃树开着粉红色的桃花。桃花挨挨挤挤的,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从地上升起。粉红的桃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是在照镜子打扮自己;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4、桃花是争春的花朵。每到春天,桃花连叶子都没来得及长,花儿便从枝干里挤了出来,似乎生怕春天不热闹。瞧,它们一朵一朵地探着头,探着脑袋,似乎互相鼓励着:“春天需要我们,大家出来吧!不要怕冷,我们是勇敢的花朵!”于是,便一朵接一朵地次第开放,开成了万里春光的第一枝。诗人苏轼看见了,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流传千古了。

5、哇!桃花园真漂亮,一眼望去,像一片花的海洋。远远望去,美丽的桃花千姿百态,真像一位穿着美丽衣裳的花仙子。一阵微风吹过,花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走进了仔细看,我发现桃花的颜色不一样,香味也不一样,引来了无数小蜜蜂在花间采蜜。桃花实在太美了,我忍不住闻了一下:“啊,好香啊!”

6、每年的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粉红色的桃花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一团团,简直就是粉红色的海洋!我常常流连在花间,看那蜂儿嬉戏,呼吸着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这时的桃树林,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7、桃花的颜色不但绚丽多彩,桃树更是姿态万千。有的斜着身子在风中舞动;有的开着红红的花儿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还的向两边叉开仿佛在展现自己的美丽!真是多姿多彩呀!

8、漫步桃花园,我仿佛来到了陶渊明大诗人乘坐的那条木船上,看到陶渊明坐在船头,饮着酒,欣赏着风景,作着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钻进山洞,再次拜访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9、我们走到了桃花最茂盛的地方,只见桃花们群芳吐艳、姹紫嫣红、美丽动人。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低着头;有的像骄傲的公主,昂首挺胸;还有的像高贵的夫人,优雅的向我们微笑……真是婀娜多姿啊!

10、我浪荡在这令人迷醉的桃花林中,迟迟不肯离去,时间不住不觉的流动着,很快就到了傍晚,天边的云霞也打扮的妖娆起来,似乎要与这片桃林媲美,天空的颜色衬托着祥和的桃花林,别有一番韵味,我带着微笑,慢慢的离去……

11、我们快步来到桃花园,有的桃花是粉色的,有的桃花是白色的,粉色的桃花,里面是白色的,外面是粉色的,我感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画家,能把桃花的颜色画得如此之美,桃花的花蕊中心有一根黄色的蕊,黄色的花蕊旁边簇拥着白色的花蕊,如同一群孩子围着一个会讲故事的姐姐。()

12、桃花是团结的花朵。看,桃花在枝头成串成串地开放,一朵挨着一朵,一朵紧靠着一朵。向上开着,向下开着,向左开着,向右开着,它们开成了一柱,它们开成了一树。远远望去,好像山上开满了粉红色的火炬。它们手拉着手,互相鼓励着:“我们要尽快地下树去,让果实结得大大的,甜甜的,香香香的,红艳艳的!”

13、上了山,山上的桃花更美。走近观察,这些花很像高贵的公主的衣裙,又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的脸蛋,粉红粉红的,又带有一些朱红。这桃花样子各不相同:有的全开了花,一朵比一朵开得要美,好象在参加选美大赛一样;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好象一个刚睡醒的小娃娃;还有的只是一个小花苞,它们鼓得好象轻轻一碰就会爆破一样,像一个还在熟睡中的胖娃娃,很可爱!

14、那一位位身着深褐色紧身裙的少女伸展着身体,摆着各种优美的姿态,近了,近了,我仿佛看到了她们似花儿般灿烂的笑脸,洁白脸上粉粉的脸颊,多么迷人。我凑近了桃花,轻轻嗅了嗅,在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淡淡的大自然的味道。刚刚飘落的几颗雨滴洒在花瓣上。一阵微风拂过,一颗颗珍珠般的水滴“沙沙”落下,那响声里隐隐藏着甜美的笑声。哦,应该是那“一位位美女”的笑,这不就应了那句话:“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六

[关键词]课程资源 楹联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并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我们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孩子完善、丰厚自己文化底蕴的愉快历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楹联作为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它以极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巧、音韵和谐之美,具有无穷的魅力。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

“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神秀的余杭镇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绮思妙句,锦联华章,读之如坐春风,如饮甘霖。鉴于此,笔者和同事、学生一起在楹联的世界里求索。

一、追寻:历史源远流长

诵古诗,论风俗,知春联。

【教学案例】

(出示《元日》)

师:老师今天把这首诗带来,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体味一下,你会发现诗里藏着许多有趣的过年风俗。

(学生诵读古诗并交流,明确过年的风俗:爆竹声声、喝屠苏酒、换桃符)

师:“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生共同交流春联的历史:桃符春联明清发展春联的普及)

师:春联就是起源于“桃符”,请看一下桃符。(学生看课件)民间传说桃木能辟邪。古时习俗,新年时用桃木板画上降鬼大神画像,悬挂在门旁。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在桃木板上题吉祥祝福的联语,这样一来桃木可以镇邪,二则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美观门户。相传,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元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没。课外,大家可收集一下朱元璋与楹联的故事。从此,楹联这一文学形式也不再只局限于春联,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看到楹联的身影,比如――

生:喜联、挽联、寿联,新屋落成联、店铺开张联,各种名胜古迹上也有对联。

师: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对联高手。明朝的解缙,清代的纪晓岚、郑板桥等,他们留下了不少的楹联佳作,同时也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哦!

(欣赏过年人们写春联、贴春联,春联背景下的全家福等照片)

【反思】

作为浙江省试教先进单位,经典古诗词诵读是学校的一大亮点。素有“诗中诗”美誉的楹联课程开发,为孩子们亲近母语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户。于是,我们从了解楹联的历史入手,几次备课,无数次修改后,设计了以上的活动方案。先让孩子们诵读他们熟悉的古诗《元日》,展开古时过年习俗的讨论;再引出“新桃换旧符”就是现在的楹联;然后以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讲故事的形式,并以形象直观的课件加以辅助,介绍楹联。这样让他们了解联源远流长的历史:楹联起源于桃符,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在桃符上题联语,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楹联已经得到普及。孩子们以此联系生活实际――处处可见楹联的身影,感受到楹联是一种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这一历史还是比较陌生,很多知识都是教师在讲解,但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的内容还是很多,如朱元璋在民间留下的春联墨宝,明清时期解缙、纪晓岚等对联高手流传下来的楹联佳话……

二、探索:简约而不简单

赏春联,知春联,试身手。

【教学案例】

(一)教师出示春联

师:请欣赏以下几幅春联,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发现上下联有什么特点。

丰年飞瑞雪

好景舞春风

东风送暖家家暖

瑞雪迎春处处春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学生自由读春联,讨论、交流,最后概括春联两个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二)据这两个特点,试一下身手

1.连一连。

绿柳舒眉辞旧岁 梅桃杏李梅占先

爆竹声声春讯早 红桃开口贺新年

春夏秋冬春为首 国富民强日月增辉

山欢水笑神州添彩 桃符处处岁时新

2.巧填楹联。

(1)填数字组成春联。

江山千古秀,中华( )年春。

花香飘四季,鸟语鸣( )春。

九州春意闹,( )海气象新。

(2)填动物名组成春联。

鸡携竹叶去, ( )踏梅香来。

闻( )欢起舞,跃马喜迎春。

一马当先辞旧岁,三( )开泰贺新年

(三)了解春联传统张贴法

师:选好一幅楹联要进行张贴时,你觉得该如何来帖?

生:右为上联,左边是下联。

师:怎么区分上下联呢?

(学生讨论许久,仍有疑惑)

师:这就必须用到楹联的另一个特点――平仄相对。中国汉字不仅形美,横平竖直,而且音韵也极美。为了使楹联读起来更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同一联中平仄要交替,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生:老师,如何来区分平仄?

师:简单地说,在汉语拼音里,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三声四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比如, “东风送暖家家暖 瑞雪迎春处处春”,你们能说出它的平仄规律吗?

(师生一起分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师:现在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但一点必须遵守,即上联尾字以仄声结尾,下联尾字一般为平声,即“仄起平落”。这也是区分上下联的重要依据。

出示练习:

1.区分上下联。

开门迎春春扑面( ) 抬头见喜喜满堂( )

爆竹增欢声( ) 春花含笑意( )

绿竹别具三分景( ) 红梅正报万家春( )

户纳春风吉庆多( ) 门迎旭日财源广 ( )

2.请把下面混乱的条幅配成春联。

(1)爆竹千声同辞旧岁

(2)岁岁丰收岁岁有余岁岁欢

(3)梅花数点独报新春

(4)年年迎春年年添福年年乐

(5)春花烂漫大地春

(6)喜鹊登枝盈门喜

【反思】

这一环节比较具有实用性。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学生为如何张贴楹联犯难,也在一些场合看到倒过来贴的楹联。通过这一活动环节,学生在了解楹联浅显的特点的同时,又能区分上下联,懂得正确张贴楹联的方法。

楹联,又称对联,即是对仗工整的联语。对中高段学生来说,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比较易于理解,但楹联的平仄相对来说是个难点。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呢?为此,我抓住上下联尾字“仄起平落”这一规律,并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各种闯关活动。在这环节中,学生的成就感较强,能运用平仄规律区分上下联,对街头巷尾对联的张贴可以进行评头论足。

了解越多,我们越有一种感觉:楹联,简约而不简单,仅仅通过一两节课是只能触及其皮毛而已。楹联文化博大精深,要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文字之美、声韵之美、意境之美,路还很长。

为引领学生领略楹联对仗之美,我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感受欣赏。一是晨读朗诵朗朗上口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对韵歌。如: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鹂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瓜对果,李对桃,麦穗对禾苗。雄狮对骏马,地动对山摇。神州凯歌奏,华夏红旗飘。英烈功勋传千古,风流人物看今朝。

二是让学生寻觅、感受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之美。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延伸:精彩还在继续

我们就像一群沿路欣赏风景的游客,惊讶于探出墙头的那一枝红杏的艳丽,于是欣欣然走进花园,满园的春色令我们心驰神往。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孩子们都悄悄地走向楹联;走得越近,他们越为楹联的无穷魅力所陶醉。于是,我们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内,而是走出课堂,在余杭古镇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寻觅楹联,深切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我们来到通济桥上,来到苕溪北岸的太炎亭、禹功亭以及却金亭等长廊中欣赏楹联。这是一批书法与对联艺术融为一体的绝妙作品。学生感悟其中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

书画兴趣组的学生有了楹联文化的熏陶,可谓是“如虎添翼”。“小书法家”小靓参加“元旦太炎小书法家送春联”活动,她这样写:

“看着渐渐围拢来看我们大展身手的人们,我有点害怕了――生怕写不好出丑。不过我想:这次活动既然是练笔练胆子,就应该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于是,我拿起毛笔,开始一笔一画地写了。‘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神州臻百福,盛世集千祥’……我越写越投入。一幅幅大红的、散发着墨香的春联都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要去了。向我要春联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还耐心地指点了一位老爷爷,哪一幅是上联,该贴在右手边,哪一幅是下联……‘这小姑娘真不简单!’‘书法好,学问好!’我听了这些称赞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愉快。”

走进学生中间,你看,这儿围着一群人,原来是一 名男生正在考考小伙伴――这些对联描写的是哪位名人: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刚读出对联,伙伴们或脱口而出:“杜甫!”“蒲松龄!”或低头苦思冥想,或大声嚷嚷:“再读一遍,再让我好好想想!”真是快乐而热闹的一群。

那边的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趣味对联故事》……

顶天立地两行字,博古通今一幅联。小小对联,学问无穷。流连于楹联的世界,精彩仍在继续……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七

要探求这一生动清新的文化支脉的最初源起,不能不说到三峡。

可以说,“竹枝词”的发现、记录和传播乃至仿作,都自三峡始。

三峡“竹枝”在文化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是唐代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历史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如果从历史地理考察的视角分析这种文学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发现。而交通地理对于文化的意义,或许也可以由此得到说明。

唐代文人的三峡行旅与“巴歌”体验

在政治昌盛和经济繁荣的形势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地位的上升,循长江航道上下,成为唐人行旅的热线。三峡,于是在唐代文人行旅生活体验中保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三峡纪行诗成为唐诗中颇为多见的篇什。除了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外,很少有哪些地域如三峡这样受到唐代诗人如此的关意。

李白“远忆巫山阳”,“泪向南云满”(《寄远十二首》其五),白居易“两岸滟滪口”,“巴峡声心里”(《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等诗句,都说明行经三峡的经历,可以成为永久的人生记忆。

与一般描画山水记叙行旅的诗作不同,唐代三峡诗更多地表现出苍郁悲凉的意韵。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说到“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 。李商隐《初起》诗亦有“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句。不过,我们所看到的以三峡为主题的唐诗,似乎多有超越一般离情乡思的意境。

唐诗中记录的三峡印象,首先是其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惊人险恶。

李白曾经作《上三峡》诗:“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戴叔伦《巫山高》诗写道:“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巉岩水不前。”又如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来。”李贺《入蜀》:“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白居易《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诗人“恐”的心态,又与“愁”的情绪相交织。如王维《送贺遂员外外甥》:“南国有归舟,荆门泝上游。”“樯带城乌去,江连暮云愁。”李端《送郑宥入蜀迎亲》:“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若仍以白居易诗为例,说到“愁”行三峡的,有《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赴命》:“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又《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使未能忘却都市繁华的旅人们心情受到极强烈的震动的,还有三峡地区的荒凉和冷寂。

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又《自江州至忠州》诗:“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都描写了这一情形。

三峡所独具的神秘文化景观,特别是巫山神女传说,也往往使过往的诗人文士于江风峡雾之中,体味到特殊的文化感应。

皇甫冉《巫山峡》诗写道:“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刘方平《巫山神女》诗也写道:“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又如蒋洌《巫山之阳香谿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诗:“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捣衣余石在,荐枕旧台空。行雨有时度,谿流何日穷。至今词赋里,凄怆写遗风。”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所谓“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也记录了类似的心灵访古与意识旅游的轨迹。孟郊《巫山曲》写道:“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又《巫山高》诗:“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郁亭亭魂。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青冥冥,云结深闺门。”李贺的《巫山高》诗,文句与情感同样飘逸飞荡:“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李白形容三峡风景,有“历览幽意多”,“佳趣尚未歇”的诗句(《自巴东舟行经瞿唐登巫山最高峰晚望还题壁》)。《宿巫山下》诗又写道:“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霑裳。”三峡的这种文化气象,往往可以点燃文人的“风情”与诗兴。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即写道:“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似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诗可见“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句,其中“断肠”二字,或许即大体表明了人们旅经三峡时的特殊心境。

唐代文人对于三峡的文化体验,恰与当地民歌“裴回”、“苦怨”、“含思婉转”的风格相映合。其共鸣之和叶,千百年后仍然使人们不能不惊叹这种文化奇缘的神妙。

三峡地区民歌,唐人诗作中往往称之为“巴歌”。例如:

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刘希夷《巫山怀古》:“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白居易《登城东古台》:“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又如寒山《诗三百三首》:“巴歌和者多,白雪无人和。”

对于所谓“巴歌”,又曾经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巴童歌 岑参《赴犍为经龙阁道》:“骤雨暗谿口,归云网松萝。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江路险复水,梦魂愁更多。”

巴曲 杜甫《社日两篇》:“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鸯回金阙,谁怜病峡中。”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巴渝曲 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巴弦 白居易《留北客》:“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白居易《寄微之》曾写道:“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巴歌”、“巴曲”、“巴弦”的风格,确实表现出与诗人们以往所熟悉的歌曲显然不同的文化韵味。

王维《晓行巴峡》说:“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这里的文化氛围,使诗人体味到野趣和古风。而当地“语”“声”的魅力,也是形成三峡地区文化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峡民歌所谓“竹枝”,也是典型的“巴歈”,即“巴渝”、“巴渝歌”、“巴渝曲”。其风格的神奇魅力,使诸多唐代文人倾倒迷醉。三峡“竹枝”使唐文化得到新鲜的营养。受到三峡“竹枝”影响的唐诗的创作者们又通过自己的文学宣传,使这种民歌形式连同其朴实清新的文化精神流布四方。

“竹枝”:三峡文化的重要发现

李白曾经作《巴女词》,应当也可以看作对三峡地区民歌的录作或者仿制: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清人王琦注:“唐之渝州、涪州、忠州、万州等处,皆古时巴郡地。其水流经三峡下至夷陵。当盛涨时,箭飞之速,不是过矣。”

使三峡地区民歌在文化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其作用当以“竹枝”著于唐人诗作为最。

《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刘禹锡)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新唐书·刘禹锡传》又有这样的记述:“宪宗立,(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连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儜。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朗州,即今湖南常德。“竹枝”出于郎州之说不确。《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三》如此题解“竹枝”:

“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

《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

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

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

与刘禹锡《竹枝》自序多有不和,然而“‘竹枝’本出于巴渝”的说法是准确的。《刘梦得文集》卷九载刘禹锡原作:

竹枝词九首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

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贵。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箇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岁正月”,在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公元824年。建平,南朝郡名,治所称巫县,隋唐时已改称巫山。

刘禹锡又有《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将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梦得文集》卷九“道是无晴还有晴”,《全唐诗》卷三六五作“道是无情还有情”。

所谓“巴人能唱本乡歌”,正说明了“竹枝”原本出自三峡地区的事实。

《全唐诗》卷二八及卷二六七载有顾况《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一句,也说“竹枝”为“巴人”所习唱。

据任半塘先生《竹枝考》,顾况为肃宗至德(公元756年)进士,所作较刘禹锡之九篇约早70年。

顾况《竹枝曲》,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竹枝”。

《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收录的唐代“竹枝”,又有白居易《竹枝》四首:

瞿唐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其中“瞿唐峡口”、“白帝城头”、“蛮儿巴女”、“巴东”“巴西”诸句,也说明了这种民歌形式的源起,使得“竹枝”已经成为代表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符号。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杜诗中仅此一处提到“竹枝歌”。宋人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写道:“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也说,“‘竹枝’本近鄙俚。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其开端。”任半塘先生《竹枝考》指出:杜甫《夔州歌》与刘氏《竹枝》相近者二首: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冬春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格调确实近于“竹枝”。“瀼东瀼西”所谓“瀼”,正是三峡地区所称入江山溪水。 明人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又有这样的评论:“杜子美《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径蹊。”夏承焘先生《论杜甫入蜀以后的绝句》也有相接近的论点:“蜀中是《竹枝词》的发源地。唐人刘禹锡、白居易以及《花间集》里各家的《竹枝曲》,都用四川民歌声调。”“杜甫这些不调字声的绝句 ,是否即用四川《竹枝》那种‘激讦’‘伧儜’的声调,他自己没有说明,我们不能臆测。但我们看宋人注杜诗,举出他用‘蜀中语’相当多,如‘上番’、‘禁当’、‘长年’等等,都是(见郭知达《九家注杜诗》引赵注)。他四十八岁入蜀,五十七岁离蜀,在四川前后住了十年。他所说:‘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二)还是前半期的话。他诗中既用了许多四川方言,则以蜀中民歌声调作绝句,自然不是不可能的事(《竹枝》、绝句,体式相同,皆七言四句)。”

在《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中,又有李涉《竹枝》四首: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所谓“荆门”、“西陵”、“巫峡”、“昭君溪”、“十二峰”等,也说明作者是借三峡民歌的文体,来抒发三峡行旅的感受。

一并为《乐府诗集》编纂者所采录的,还有晚唐诗人孙光宪的《竹枝》二首: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乱绳千结”,《五代诗话》作“乱绳寸结”。又孙光宪此作,《全唐诗》卷七六三及卷八九七收录。据说“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全唐诗》卷八九七即将孙光宪《竹枝》归入词类,作: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 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全唐诗》卷八九一又有皇甫松《竹枝》:

竹枝一名巴渝辞

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亦飞女儿。

木棉花尽竹枝荔支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桃核竹枝两人同女儿。

斜江风起竹枝动横波女儿,劈开莲子竹枝苦心多女儿。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刘毓盘《词史》以为“无名氏《女儿子》二首,即唐人《竹枝词》所本。”“皇甫松仿此体于句中叠用‘竹枝’‘女儿’,为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所说《女儿子》,见《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也写道:“《女儿子》现存二首,首篇云:‘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盖原为巴东的歌谣,其后被演为乐曲的。唐皇甫松有《竹枝词》六首,均以‘竹枝’‘女儿’为和声。”“《竹枝词》一名《巴渝词》,与《巴东谣》产地相同。皇甫松《竹枝词》的和声,必定渊源于《女儿子》无疑。”任半塘《竹枝考》以为“必定”“无疑”一说“太过”。然而,作为推想,二者有“渊源”关系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还应当指出的是,从“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的内容风格分析,似乎也可以看作三峡“竹枝”的先声。

唐人尉迟偓《中朝故事》说,刘瞻僖宗朝为相,因罪出守荆南,舍人李庾行诰词,驳责太甚,几遇害。懿宗朝,刘瞻复用,行至湖南,李庾方典郡,出迎于江次竹牌亭,置酒。刘瞻唱《竹枝词》赠李庾:“蹑履过沟竹枝恨渠深女儿。”也记录了“竹枝”的和声。

“竹枝”的发现,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马穉青《〈竹枝词〉研究》写道:“《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及之。殆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乃从而传写之,拟制之,于是新词几曲,光芒大白,于文学史上另辟境界,其功绩诚不可没焉。”任半塘《竹枝考》也写道:“刘氏诗序备述建平《竹枝》声乐,确为创举。自来民间俚艺,受文人重视如此者,史无二例。”“论民间声诗乐艺之蕴藏,仅从百五十四调求之,已极丰富。使一一皆如建平《竹枝》遇于刘氏者各得其遇,则我民族乐舞在历史上所激发之光彩,将燎烛益高,启迪益远!且无论声诗以外者矣。”这样说来,唐代三峡“竹枝”经刘、白等有识者的“传写”“拟制”终于面世,实在可以称作伟大的文化发现。而所谓“建平《竹枝》遇于刘氏”一事,并不是偶然的。其所以发生,自有三峡地域文化的特殊风格和特殊魅力在起作用。而我们对于唐代交通地理的文化意义,也可以因此得到新的认识。

三峡的交通地位与三峡“竹枝”的流布

“竹枝”在中唐以后,逐渐于诗人作品中所屡见。这表明,源起于三峡的民间野唱,已经得到当时的主要文化阶层的重视,已经对于当时的主体文化形式发生了影响。例如:

李益《送人南归》:“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武元衡《送李正字之蜀》:“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张籍《送枝江刘明府》:“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于鵠《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有曾经在三峡地区生活的经历,于是其诗作中屡屡说到“竹枝”。例如,刘禹锡的诗作中有: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洞庭秋月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之二)

白居易的诗作中也可见: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 座客亦裴回。(《九日登巴台》)

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听竹枝赠李侍御》)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题涂溪》)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艳唱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郡楼夜宴留客》)

其他说到“竹枝”的诗作,还有:

温庭筠《西江贻钓叟骞生》:“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夜泪潜生竹枝曲,春潮遥木兰舟。”

方干《赠赵崇侍御》:“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闲话篇章停烛久,醉迷歌舞出花迟。”

方干《蜀中》:“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余时。闲来却伴巴儿醉,荳蔻

花边唱竹枝。”

郑谷《渠江旅思》:“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王周《再经秭归二首》之二:“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蒋吉《闻歌竹枝》:“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白居易《曲江感秋二首》之一于51岁时感叹“昔壮今衰”,“人生多故”,有“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句,说明他在三峡地区与“竹枝”相共的岁月,在人生记忆中的深刻痕迹。

他的《江楼偶宴赠同座》诗中所谓“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所描写的已经不是三峡风物,反映“竹枝”已经传布到其他地区。又如《听芦管》: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说到“竹枝”的普及,使得无论南北之别,胡越之异,都同样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感染。

“竹枝”从三峡地区首先传布到楚地。

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李商隐《河阳诗》:“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楚丝微觉竹枝高,半曲新辞写緜纸。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唇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

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全唐诗》卷三五九题注:“在朗州。”“竹歌”,也就是“竹枝歌”。

又刘禹锡《插田歌并引》说到连州田间民歌有类似“竹枝”的风格:

插田歌并引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紵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儜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

殷尧藩《送沈亚之尉南康》:“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南康,即今江西南康。

“竹枝”流入吴地的反映,有张籍《江南行》:“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又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三峡“竹枝”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路交通实现的。沿江上行波及蜀地乃至所谓“夜郎诸夷”的情形,前引诸例已经可以说明。

180 198664
网站地图